发布时间:2025-04-05 17:33:13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目前,一座朝气蓬勃的低碳城正出现在鄱阳湖畔。
但是,我们这种资源依赖型,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实现2度目标,从现在来看到2020年全世界还要多减排50到90亿吨二氧化碳。
我们每年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都在世界的前列。新能源的比重2005年只有6.8%,去年已经提高到8.6%。这是我们实现低碳发展核心的内容。但是现在发达国家的承诺,平均只有15%左右广州灰霾天气日益增多,已经极度不适合人类居住。
在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治理现状二:破坏型增长难以遏制,环境治理举步维艰中国经济繁荣其实属于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破坏型增长。李怒云介绍说,确认碳汇林,除了制定国际认可的方法学以外,证明额外性(也就是确认森林增加了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方面也需要大量工作
将人工纯林做成一个混交林。这是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的一个有希望的起点。目前即使是比较大的碳汇林项目,也有数量级上的差别。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二氧化碳,是工业减排之外一个备受瞩目的途径。
如果有更多企业来买单,就可以起到扶贫解困的作用。但这一前景广阔的新事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这仅是中国庞大的森林资源中被发掘的一个微小部分。因此,在1日的项目启动仪式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将参与这项交易的中国企业评价为中国第一批购买森林生态服务、带头吃螃蟹的人。我们交易出去不只是碳汇,而是森林生态服务。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繁荣程度相比,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比较冷清,目前碳汇交易成交量屈指可数。
李怒云也有相同的意见。本次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统一组织下,由中国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出资金,由林业部门去植树造林,从而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减排目的,结果就是一笔成功的碳汇交易。据介绍,此次森林碳汇交易试点,是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为主体建立一个区域性森林碳汇交易中心。试点启动仪式上,有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
她认为,包括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过去无人买单,现在通过碳汇项目可以找到买家。我们的项目可以推动多重效应。
这次交易也被认为是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为企业自愿减排提供渠道的同时,增加了森林碳汇。跟大型企业改造设备,或者风力发电这样的项目相比。
作为监管机构的政府、碳汇测量机构、碳汇基金管理机构、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后期的管护有20年,也需要有资质的单位去检测。这一项目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合作开展,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自愿购买碳汇林。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森林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建华观点类似:首先需要有规则,通过规则去计量和监测。2006年她和同事在广西做成了世界第一个CDM(清洁发展机制)碳汇林项目。但这种环境很可能随着形势,比如国际谈判的走势而发生改变。
除了工业减排以外,森林的吸碳功能也被看重。碳汇基金会接受企业的资金,也会公示相关的情况。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存在可逆转的风险。朱建华说,20年期间,可能会有不可能抗拒因素,导致碳重新释放到大气,比如火灾等等。
京都市场的林业碳汇项目,在中国已经有不少了,但自愿市场的项目,这还是头一次。组织者将项目的功能定位于公共生态服务,期望它能够在推进企业减排的同时,促进生态保护和林农增收。
在许多林区,老百姓一直在保护森林,付出的是贫困的代价。定位于生态服务,而非单纯碳汇朱建华指出,纯碳汇目的的项目,对于林地来说只是作为其他收入的一个补充,对于企业则是营造一个正面、健康、良好的形象。第一个中国人自愿购买的碳汇林森林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减缓气候变暖。首先要有标准,才能确定森林是否真实地吸收了定量的二氧化碳。
中国企业由于没有减排强制要求,之前还没有类似的购买举动。李怒云也认为,中国目前林地有限,增加森林碳吸收主要靠管理。
中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49亿立方米。联合国粮农组织一项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目前我们的森林主要是中幼林,质量也还比较差,可改进的潜力很大。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示范,吸引更多国内企业参与进来,履行减排责任。
李怒云介绍说,确认碳汇林,除了制定国际认可的方法学以外,证明额外性(也就是确认森林增加了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方面也需要大量工作。中国有世界首位的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一个碳汇项目需要与国际接轨的计量、监测体系,还要有第三方认证。造林是一个方面,实现潜力主要靠森林的管理优化。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说。朱建华介绍说,目前国家林业局颁发了十多家有碳汇资质的单位,可以负责前期的设计和计量。
李怒云说,但大部分企业不了解这个情况。正因为如此,森林碳汇交易在整个碳交易市场中的份额还微乎其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待成熟。
目前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78.11亿吨,据估计,中国森林的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到10万亿元。市场刚起步,供应还不够根据资料,此次林业碳汇指标来自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于2008年在全国首批实施的6个碳汇造林项目,分别为北京市房山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甘肃省庆阳市国营合水林业总场、广东省龙川县、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浙江省临安市毛竹碳汇造林项目。
欢迎分享转载→ ptnjo.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